周三(12月16日)美市盤中,美元指數在稍早跌至90.13低點之后絕地反擊,現回升至90.40關口略上方,但日內仍小幅下跌。據報道,美國國會兩黨領袖正抓緊敲定紓困法案,以便與政府支出法案合并到一起,在周末前通過。據四位知情人士透露,預計紓困法案規模不到9000億美元。與此同時,美聯儲今年度的最后一次政策會議接近尾聲,美聯儲定于美西時間周三上午11時(北京時間周四凌晨3時)公布貨幣政策聲明。決策者料將維持關鍵隔夜利率在接近零的水準,并暗示未來數年仍將維持該水準。許多分析師還預計,美聯儲將對其大規模債券購買計劃的持續時間給出新的指引。
美元周三跌至兩年半低點附近,因美國大規模政府支出法案和冠狀病毒救助措施取得進展,刺激風險偏好,打壓對最安全資產的需求。
美國國會高層領導人周二開始舉行第二次會議,以敲定1.4萬億美元的支出計劃,并結束在新冠病毒救援問題上的僵局。第一次會議結束后,國會高層領導人表達了樂觀情緒。
美國國會兩黨領袖正抓緊敲定紓困法案,以便與政府支出法案合并到一起,在周末前通過。據四位知情人士透露,預計紓困法案規模不到9000億美元。磋商中的紓困法案包含給個人發補貼和補充失業保險,但不包含企業免責條款和向州及地方政府直接提供援助。先前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國會兩黨領袖接近就紓困方案達成協議。
美國擴大了對輝瑞和德國合作伙伴BioNTech SE疫苗的推廣,而Moderna開發的另一種疫苗似乎將于本周獲批,這也支撐了市場人氣。
歐洲方面,有報道稱,一項難以捉摸的英國脫歐貿易協議可能即將達成,盡管英國首相約翰遜重申,談判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沒有協議,但周二,英鎊仍保持了1%以上的漲幅。
英鎊/美元最新報1.3534,接近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前一交易日英鎊上漲0.9%。
衡量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的美元指數最新報90.42,稍早一度跌至90.13低點。
(美元30分鐘走勢圖,來源:FX168)
道富銀行東京分行經理Bart Wakabayashi表示,“由于從疫苗到刺激措施等所有利好因素沖擊市場,美元全線走軟。市場的勢頭不錯。”
道富銀行的Wakabayashi表示,美元指數先前的支撐位為91,現在成為阻力位,美指可能進一步跌至88。2018年2月,該指數觸及88.251的三年低點。
“如果我們有下跌的勢頭,我想我們將開始談論88作為下一個水平。盡管距離遙遠,但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他說。
眼下,投資者正在關注周三為期兩天的美聯儲政策會議的結果。美聯儲定于美西時間周三上午11時(北京時間周四凌晨3時)公布貨幣政策聲明。
決策者料將維持關鍵隔夜利率在接近零的水準,并暗示未來數年仍將維持該水準。分析師們稱,這一決定將進一步提振投資者的風險情緒。
高盛稱,外匯交易員應該注意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點陣圖,因為如果點陣圖顯示FOMC成員對加息的預期提前,就可能導致短期利率走高,美元上漲。即便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延長所購債券期限,也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高盛策略師Zach Pandl等人稱,平均而言,隨時間推移,G10貨幣交叉盤與較短期利差的關聯度大于與較長期利差的關聯度。量化寬松操作對G10貨幣匯率影響可能有限,因其主要影響長期利率。
許多分析師還預計,美聯儲將對其大規模債券購買計劃的持續時間給出新的指引。
“焦點是美聯儲是否會延長其購買債券的期限。我認為美聯儲這樣做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如果美聯儲避免這樣做,我們可能看到美元反彈,”野村證券首席外匯策略師Yujiro Goto說。
北歐聯合銀行指出,美聯儲對美國財長努欽否決延長危機應對措施的決定感到懊惱,這或許是預計美聯儲增加刺激的最佳理由,盡管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一些成員認為中期前景更加光明。這一操作可能會減弱美元曲線的潛在趨陡壓力。另外,美聯儲可能打算就資產購買將持續多長時間推出指引,這些指引可能與PCE物價和失業率有關。
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
澳大利亞政府周三表示,澳大利亞將通過世界貿易組織(WTO)挑戰中國對其大麥出口征收的關稅,這進一步表明,這兩個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關系正在惡化。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在周三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與其他國家一樣,澳大利亞尊重中國對反傾銷問題進行國內調查的權利,但我們不同意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的決定。”“我們向北京方面建議,澳大利亞有意要求與中國就與澳大利亞日常產業有關的傾銷和其他關稅進行正式磋商。”
“我們今晚將向世貿組織提出正式請求,”他告訴記者,“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程序并不完美,所需時間也比理想的要長,但最終,這對澳大利亞來說是正確的途徑。”
今年5月,在中國指責澳大利亞傾銷大麥并補貼種植者后,對澳洲大麥征收了超過80%的關稅。今年迄今為止,由于兩國外交關系不斷惡化,中國對銅、葡萄酒、木材和龍蝦等產品實施了大量貿易限制措施。
在12月16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于16日晚些時候就中國決定對澳大麥征收關稅一事,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關于中澳之間的貿易個案,我和我的同事已經多次闡明了中方的原則立場,具體的情況請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門來了解。
汪文斌說,我想強調的是澳大利亞政府應當認真對待中方關切,采取實際行動,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的做法。
英國稱有“可信”證據表明中國新疆地區存在強迫勞動 呼吁企業認清這些“令人不安的”現實
英國周三表示,有可信的、越來越多的、令人不安的證據表明,中國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中存在強迫勞動的現象。
(來源:路透)
英國外交部大臣奈杰爾·亞當斯(Nigel Adams)向議會表示:“新疆和中國其他地區強迫維吾爾人勞動的證據是可信的,這一現象正在增長,并令英國政府深感不安。”
亞當斯說,公司有責任確保他們的供應鏈不受強迫勞動力的影響。
亞當斯是在回應BBC的一篇報道,該報道稱,一些全球服裝品牌間接采購了該地區種植的棉花。
BBC稱,新的證據表明,每年有超過50萬的少數民族工人被調集到季節性摘棉花,而這種條件似乎再次引發了高壓脅迫的高風險。
(來源:BBC)
(來源:BBC)
揭露這些文件的華盛頓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Victims of Communism Memorial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阿德里安·贊茲博士(Dr Adrian Zenz)告訴BBC:“在我看來,這些影響確實是歷史性的。”
“這是第一次,我們不僅有維吾爾人在制造業和服裝制造業強迫勞動的證據,還直接涉及摘棉花,我認為這是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事件。”
“任何關心倫理采購的人都必須看看占中國棉花85%、占世界棉花20%的新疆,然后說,‘我們不能再這樣做了。’”
“僅和田、阿克蘇地區跨地區到軍團拾花人數分別達15萬人、6萬人。”
(來源:BBC)
這些文件是網上政府政策文件和官方新聞報道的混合材料。文件顯示,2018年,阿克蘇和田縣“通過勞動力轉移”派出21萬名工人,為中國準軍事組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采摘棉花。
英國議會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委員會的一名成員表示,英國企業必須調查從哪里獲得棉花,以避免購買由奴隸勞工種植的材料。
英國議員努斯拉特·加尼(Nusrat Ghani)表示:“英國企業現在必須認清這些令人不安的現實。”
加尼說,企業必須“停止否認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了解,嚴格檢查其供應線,并確保它們絕對清楚自己沒有從對維吾爾人的奴役和虐待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