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V型彈升!投資者連假出場后回流 強勢美元終止連跌 原油遇地震級供應中斷走揚

2022-01-17

投資者趕在美國連假三日前出售黃金,但黃金上周周線仍上升,是6周來第5周收高。而來到本周亞盤早市,金價V型彈升后回穩至1818.13美元水平。而強勢美元終止連跌后,重新來到95.17位置,呈現出市場賣壓減緩的姿態。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恐怕將造成地震級供應中斷,促使原油持續走揚。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零售銷售月率下降1.9%,續刷去年2月以來新低,預期0%,前值由增長0.30%修正為增長0.2%。這在一定程度表明數十年來最劇烈的物價漲幅正在對美國消費者支出造成更大程度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美國正面臨奧密克戎變異病毒肆虐。

經價格調整后的工資降幅、儲蓄減少以及政府提供的與新冠疫情相關的金融項目結束,都表明消費者支出步伐將更加溫和。另外,這也可能與消費者提前囤貨有關。12月是假日購物季的尾聲,傳統上是零售銷售的旺季。然而,由于擔心配送延誤及缺貨,許多消費者通常比往常更早進行采購,以確保貨物準時到達。

美國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68.8,預期70.0,前值70.6。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調查主管Curtin指出,過去6個月的平均信心指數為70.3,而2021年前6個月的平均信心指數為82.9。雖然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肯定促成了數據的下降,但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不斷上漲的通脹水平。

貴金屬市場:

SAI財富管理首席市場策略師Colin Cieszynski表示,在周五公布“毀滅性的美國零售銷售報告”后,黃金價格攀升,但隨后承壓于“新聞和長假前的獲利了結交易”,最終收低。他也補充說,受多種因素共同推動,本周黃金整體上出現不錯的漲勢,其中包括“投資者信心減弱”,讓資金從股票和加密貨幣等風險市場流回黃金等防御性避險工具,以及“黃金天敵”美元稍微走軟。

他指出,黃金長期來抗通脹的避險作用與保值功能也回歸焦點,因為美國公布1982年以來最高的消費者物價通脹數據,且生產者物價通脹接近10%。美國未來幾個月將收緊貨幣政策,投資者一直在為這點做準備,也在擔心各國央行抗通脹的成效。

GraniteShares投資組合經理Jeff Klearman表示,“盡管本周公布的高CPI和PPI只強化市場對美聯儲作法將更鷹派的預期,但基本潛在情緒是美聯儲將會謹慎行事。”盡管美聯儲可能比先前預期更積極的升息,但長期利率一直難以脫離負值領域,這支撐金價。

“盡管美聯儲變得更加激進,但目前的環境支持金價。對資產價格下跌和長期實際利率仍是遠低于0的擔憂情緒提供黃金支撐力。”Klearman說。

ActivTrades高級分析師Ricardo Evangelista認為,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走跌,主要因市場已經在美元價格上反映美聯儲收緊政策,現在市場將焦點轉向其他還沒啟動量化寬松退場的國家央行。借貸成本和通脹上升的前景令金融市場動蕩,黃金一直具有相對彈性,因為這前景雖恐會削減黃金價格,但通脹和央行官員政策錯誤的可能性則支撐黃金買盤。

美元市場: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分析師說道,市場似乎認為美元已經見頂,已反映美聯儲的鷹派訊號,歐元等貨幣未來相對有更好的潛在報酬,且對沖基金美元部位接近2020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也使上周美元拋售壓力增加。

風險偏好的貨幣則持續走弱,澳元兌美元上周五下跌0.86%至0.7217美元,達近兩日低點;紐元對美元下跌0.75%至0.6808美元。歐元兌美元下跌0.33%至1.1416美元;英鎊兌美元下跌0.16%至1.3681美元,主因于市場正在衡量該國領導風波,英國首相強生近期在疫情封鎖期間舉行一系列聚會,正面臨任期內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上周五收盤縮量大漲超過160點,創逾3年半新高。交易員表示,美元指數下行美元賣盤繼續釋放,客盤結匯需求較旺支撐人民幣午后升破6.35元重要關口;但近期中間價連續偏離市場預期,或暗示監管層不希望人民幣繼續走升,人民幣后續走勢如何須密切關注。

他們指出,春節臨近客盤有較強結匯需求,另外美元指數前幾日連續走弱,人民幣反應有限,今日或有一定的補漲效應;但中長期看,強國政策背離、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監管層態度等多重因素迭加,人民幣有可能春節后存在調整壓力。

凱投宏觀資深經濟學家Jonas Goltermann報告提到,2022年中國經濟放緩、貨幣政策寬松以及經常帳戶逐步正常化都可能導致人民幣走弱,“有鑒于中國央行已經采取一定措施來緩和人民幣升值壓力,我們也可以認為決策者不會介意未來幾年出現部份貶值,因為這在邊際上有助于緩解經濟放緩帶來的沖擊。”

其預計,2014-15年人民幣匯率強于基本面,最終導致人民幣無序貶值和資本大規模外流;現在對監管層而言,對人民幣匯率的偏好是緩和波動,但不是完全阻止貶值。預計人民幣在今年底可能貶值至6.9。

原油市場:

原油期貨價格周五上漲,令原油連續第4周收高,主要因著分析師嚴重警告,隨著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會出現供應中斷。價格期貨集團高級市場分析師Phil Flynn表示:“從能源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地震級的大事。”不只因為俄羅斯是石油主要生產國,而且對迫切脫離化石燃料的歐洲來說,更加仰賴俄羅斯作為其主要能源來源。

《華爾街日報》周五援引美國官員和社交媒體的報導稱,在外交官針對俄烏危機進行談判之際,俄羅斯開始將坦克和其他軍事裝備從其遠東基地向西運往烏克蘭。美聯社周五報道,烏克蘭政府網站因遭到網路攻擊而暫時無法使用,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Oleg Nikolenko表示,雖然還太早,無法判定幕后黑手,但“俄羅斯過去對烏克蘭發動網攻的紀錄不勝枚舉”。

Velandera Energy Partners財務長Manish Raj認為,俄烏危機提高政治性的風險溢價。“雖然俄烏危機直接影響到地區天然氣價格,但原油價格普遍不為所動,因為俄羅斯石油運輸不必通行烏克蘭。然而,雙方爆發武力沖突的可能性仍是嚴重發展,也會有廣泛的地緣政治影響,因此推升了原由溢價。”

Raj表示,石油市場也從需求樂觀情緒的提振中獲得安慰。多石油需求中心,特別是西班牙和更廣泛的歐盟國家,已經開始將新冠肺炎視為流行病,意味著他們嘗試學習與新冠肺炎共存,而不會實施區域性封鎖。

施耐德電氣全球研究與分析經理RoBBIe Fraser報告中表示,供應預期繼續增加,未來幾個月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和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產量會持續增加。“但地緣政治和意外中斷至少短期內增加了價格的支撐力,利比亞和哈薩克斯坦等國的動蕩,造成最近幾週嚴重但應是暫時性的產量減損,同時重啟伊朗核協的工作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再次減弱。”

“最終結果是多空混雜,上周EIA報告某程度就反映出這一點,該報告顯示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幅度多于預期,但汽油庫存的大增,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這點利多動力。”Fraser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