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斥資5億美元佈局稀土材料供應鏈,強化美國製造與回收體系

2025-07-16

在面臨特朗普政府要求推動本土製造的壓力下,蘋果公司宣佈與美國稀土企業MP Materials達成一項總額達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這項合作旨在強化蘋果在美國的供應鏈佈局,並推動稀土資源的本地回收和利用。


根據雙方7月公佈的協議,蘋果將直接採購MP Materials生產的稀土磁體,用於其多款產品中的關鍵組件。此外,雙方還將在加州共同開發一條稀土材料回收生產線,致力於將回收稀土重新用於蘋果產品,實現資源的閉環利用。


這一合作是蘋果此前宣佈的5000億美元美國本土投資計畫的一部分,旨在回應特朗普政府推動科技製造業回流、降低對中國依賴的政策取向。稀土材料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電視、風力發電、軍事裝備及電動車電池等領域,其中許多關鍵環節目前仍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數據顯示,中國控制著全球92%的稀土加工產能。


蘋果CEO蒂姆·庫克在聲明中表示:“美國的創新精神驅動著我們的一切。稀土是先進技術的基礎,這項合作將增強美國在這一關鍵材料領域的供應能力。”

MP Materials在德克薩斯州沃斯堡的新工廠將專門設立用於蘋果產品的磁體製造線,預計將在2027年開始交付。這些材料將服務於“數億臺蘋果設備”的生產,並面向全球分發。


蘋果表示,該專案將創造數十個新崗位,並與MP Materials共同開展技能培訓,培育美國本土磁體製造人才庫。正是人才短缺被視為限制iPhone等產品回流美國生產的最大障礙之一。


市場研究機構Kantar高級副總裁David Marcotte曾指出,零部件製造涉及長期積累的專業技能,這正是美國目前所欠缺的。而庫克也曾在2017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到,中國的工人群體具備“工匠精神”“精密自動化技術”與“電腦科學素養”的複合能力,是蘋果生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儘管蘋果尚未透露將iPhone整體製造遷回美國的計畫,但本次稀土投資無疑有助於在政治層面獲得支持。特朗普今年5月在Truth Social上發文,公開敦促蘋果在美國本土生產其在美銷售的iPhone,否則將面臨至少25%的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近年來一直推動回收材料的使用,這一環保戰略早在特朗普執政前便已啟動。今年發佈的iPhone 16e就採用了30%的回收材料,包括用於iPhone、iPad、Mac等產品中的回收稀土磁體。


此次合作也反映出科技巨頭整體向美擴展製造能力的趨勢。德州儀器今年6月宣佈將在美國投資600億美元用於半導體生產,臺積電也於3月宣佈將投資1000億美元設廠,美國AI晶片領軍企業英偉達則於4月公佈其超級電腦將在美國本土製造。


通過深化稀土材料的本地化供應和回收體系,蘋果正在為未來可能更廣泛的本土製造打下基礎,同時也回應了來自政府層面的戰略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