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重大信號!美媒:中國對貿易談判有新劇本 貿易代表訪美傳習近平新指示

2025-09-08

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6日報道稱,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甚微,北京方面正在採取一種新的立場:繼續對話,但幾乎不做讓步。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領導的北京談判小組的主要成員李成鋼最近訪問華盛頓就體現了這一立場。

中美重大信號!美媒:中國對貿易談判有新劇本 貿易代表訪美傳習近平新指示

(截圖來源:美國《華爾街日報》)

據知情人士透露,李成鋼的訪問並不是應美國政府的要求。李成鋼沒有會見直接參與對華高層談判的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美國貿易代表格裏爾(Jamieson Greer)等政府官員。相反,他會見了財政部、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副部級官員,在會上他基本上重申了北京方面長期以來的立場。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次訪問傳遞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新指示:通過與特朗普政府保持接觸,但幾乎不作讓步。其結果是出現微妙的緩和,但不太可能很快達成貿易協議。北京方面正試圖在大國競爭加劇之際將自己打造成負責任的一方。

就在過去幾周,習近平為俄羅斯、印度、朝鮮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鋪上紅地毯,稱讚中國是多邊世界新秩序的領導者,這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知情人士表示,8月下旬在華盛頓的會晤中,李成鋼再次提出北京的要求——美國應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並放鬆對美國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但幾乎沒有提出實質性的回報。

一位瞭解李成鋼此行情況的人士表示:“會議沒有什麼成果。”

李成鋼的訪問緊隨中國駐美大使謝鋒的批評言論。8月22日,謝鋒在一次美國大豆行業活動上表示,美國的保護主義正“給中美農業合作蒙上陰影”。

上個月,華盛頓和北京將暫停提高關稅的時間延長至11月初。這個暫時的貿易戰停火是在雙方同意部分取消針鋒相對的關稅,並放鬆對一些關鍵商品的出口限制後達成的,包括對許多工業產品至關重要的中國稀土磁體,以及美國的某些技術產品。

目前,雙方在美國要求中國打擊芬太尼化學品流動的問題上陷入僵局。知情人士稱,在美國政府取消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的20%關稅之前,北京方面不會採取行動,該關稅是對中國在芬太尼貿易中所扮演角色的懲罰。

此外,特朗普要求中國大幅增加購買美國大豆的呼籲迄今尚未得到回應。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在過去18個月裏故意削減美國農產品進口,包括吊銷肉類加工設施的證書、從其他國家採購穀物以及在美國收穫季節之前建立庫存。就在收穫前幾周,美國農民擔心中國將很少購買他們的大豆。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繼續利用美國經濟這個世界上最好、最大的消費市場的力量向我們的貿易夥伴施壓,為美國工業和工人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中國商務部表示,李成鋼呼籲雙方“利用好”定期對話來管控分歧、擴大合作。接近中國官員的人士表示,李成鋼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瞭解美國的要求。

北京方面進行接觸的另一個原因是經濟。由於房地產市場崩潰和國內消費低迷,中國談判代表的目標是阻止政府提高關稅和收緊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提高關稅和收緊出口管制可能會加劇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習近平希望避免達成像2020年初北京與首屆特朗普政府達成的那種單方面協議。當時的協議要求中國大幅增加購買美國商品和服務,而美國幾乎不用作出什麼回報。

儘管特朗普政府緩和了與北京的緊張關係,但它同時也在尋求與其他與中國有關的國家達成貿易協定。具體來說,北京方面對旨在打擊轉運的規定感到困擾——中國公司利用越南等國家規避美國關稅的做法。

這種有針對性的壓力反過來又為中國談判代表的參與提供了另一個動力。

貝森特上個月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對與中國的局勢“我們非常滿意”。 貝森特在談到目前對中國的關稅水準時表示:“我認為目前的現狀相當不錯。”

貝森特的言論表明雙方關係持續緩和,可能為特朗普和習近平之間的峰會創造機會。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表示,可能會舉行領導人會議,但日期尚未確定。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專案主任、高級研究員孫韻(Yun Sun)在談到潛在的貿易協議時表示:“雙方都認為還有一些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 雙方都認為今年舉行峰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