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中國央行購金戰略或助金價突破4000美元

2025-09-24

在經歷年初的強勁開局後,中國的黃金需求自夏季以來明顯放緩。雖然高企的價格可能繼續限制進一步需求,但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簡稱SocGen)在週一(9月22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中國將在未來數年內繼續作為全球黃金市場的主導力量。

中國央行黃金儲備仍偏低

SocGen大宗商品分析師指出,中國人民銀行(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在過去三年大規模購入黃金,但與發達國家央行的儲備水準相比,中國官方黃金儲備仍處於極低水準。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金融統計(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IFS)的數據,中國央行目前持有黃金2,300.40噸,僅占其總儲備的約8%。

分析師指出:“這使中國在全球黃金儲備噸位上排名第八。根據IFS數據,全球央行平均黃金儲備占比為21.7%。若中國將目標定在20%,以當前金價計算,需要將儲備增加至5,337噸,較現有水準再增約3,036噸。假設其他七大央行在中國增持期間不增加儲備,中國將躍升為全球第二大黃金持有國,僅次於美國(8,133.5噸,占外匯儲備77.9%),並超過德國(3,350噸,占外匯儲備77.6%)。”

官方與實際購金量存在差距

SocGen還指出,中國仍有大量黃金流入官方儲備,但未被完全對外披露。

根據IMF的官方數據,中國在7月購入2.9噸黃金;然而,結合英國海關與稅務數據,SocGen懷疑中國央行實際購入超過14噸。

他們進一步估算,自2022年底以來(不含2024年為期六個月的暫停期),中國央行實際月均購金量約為33噸;而IMF數據顯示,過去三年的月均購金量僅為10.7噸。

即便如此,分析師認為,中國需要近十年時間才能將黃金儲備占比提升至20%。他們補充道:“自2022年以來,全球央行月均淨購金量為38噸。若中國持續貢獻33噸,即便需八年時間實現目標,也將對金價形成強勁支撐。”

長期戰略需求與價格展望

SocGen分析師強調,即便高金價可能放緩購金節奏(如逢低買入),但戰略性需求不會消失,因為購金不僅是經濟行為,更是地緣政治佈局的一部分。

在最新價格預測中,SocGen重申其觀點:金價明年有望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該行預計,到2026年二季度,金價均值將達到每盎司4,06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