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數據保持溫和 貿易政策尚存變數 美聯儲按兵不動成大概率事件

2025-07-16

週二(7月15日),美國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公佈後,市場對美聯儲未來政策路徑的判斷趨於謹慎,儘管核心通脹依然溫和,但隨著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不斷升溫,不確定性成為當前貨幣政策博弈的關鍵變數。

數據解讀:核心通脹略低預期,年中降息希望降溫

6月CPI報告顯示,核心通脹環比上漲0.2%,略低於市場普遍預期,但高於5月的0.1%。整體CPI同比漲幅為2.7%,也高於前值的2.4%。數據公佈後,CME FedWatch工具顯示,投資者認為7月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上升至97%,而9月降息的概率則從60%以上驟降至接近50%。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師Seema Shah分析認為:“美聯儲是否具備降息空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份通脹數據。”她指出,儘管整體數據連續五個月溫和低於預期,但從家居、娛樂、服裝等細分領域來看,進口關稅的成本已在慢慢傳導至核心商品價格中。

具體來看,6月服裝價格上漲0.4%,鞋類上漲0.7%,傢俱與寢具也上漲0.4%,逆轉了5月的下滑趨勢。Shah指出,這可能是進口商在高關稅環境下提價的初步體現,但全面影響仍需時間顯現。

專家觀點:短期通脹溫和,長期壓力積聚

安永(EY)首席經濟學家Greg Daco認為,關稅影響目前尚未全面釋放。“許多企業正在快速將新增關稅壓力轉嫁出去,我們預計價格傳導過程將相對迅速,”他說。“但若未來一年內貿易政策分階段持續加征,美國經濟將面臨更為頑固的通脹壓力。”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經濟學家Ryan Sweet亦持相似觀點。他指出,如果8月1日起的貿易計畫正式生效,其對消費品價格的影響將滯後數月才顯現,因此美聯儲需繼續保持觀察。他預計美聯儲最快要到12月才可能降息,除非勞動力市場顯著轉弱。

Sweet補充道:“若新關稅生效,美聯儲或推遲降息時點,甚至在未來被迫採取更激進的補救性降息策略,以應對潛在通脹風險。”

政策層分歧:美聯儲態度謹慎,白宮持續施壓

美聯儲內部對降息的時機存在分歧。6月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委員支持年內至少降息一次,“少數幾位”支持7月就採取行動,還有部分成員則主張全年維持當前利率水準不變。

白宮方面,特朗普總統則繼續高調施壓。他在Truth Social上表示:“美聯儲應降息3個基點。通脹非常低!每年將節省1萬億美元!”此類言論進一步激化了外界對貨幣政策獨立性的關注。

後續關注:通脹數據與關稅動向將定調

接下來,市場將重點關注7月16日發佈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該數據將更清晰地反映出企業端是否正在承擔或轉嫁成本壓力。而本月底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作為美聯儲偏好的通脹指標,將是決定未來政策走向的核心依據。

當前,美聯儲既需面對現實通脹未全面升溫的“數據支撐”,也需警惕由特朗普貿易政策演化帶來的潛在滯後性通脹風險。在這種複雜環境中,短期內維持利率不動的策略已成為市場與多數官員共識,而未來數月的“關稅傳導節奏”將成為政策博弈的決定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