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UBS)週四(11月20日)在最新報告中將其2026年年中黃金價格目標從此前的 4200美元/盎司 上調至 4500美元/盎司,理由包括美聯儲降息預期、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美國財政惡化以及來自央行和ETF投資者的旺盛需求。
瑞銀寫道:“我們預計在美聯儲未來降息、實際利率走低、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延續以及美國國內政策環境變化的推動下,2026年黃金需求將進一步增長。”
該行還將黃金的上行情景目標價上調 200美元至4900美元/盎司,理由是政治與金融風險可能突然飆升。但瑞銀維持其下行情景目標在 3700美元/盎司 不變。
![]()
瑞銀分析師指出,美國財政前景持續惡化,將繼續推動央行購金與投資需求;他們預計ETF需求在2026年仍將保持強勁。但同時警告,美聯儲可能的鷹派傾向以及央行拋售黃金的風險,仍是其多頭前景的主要挑戰。
本月早些時候,瑞銀曾表示當前金價調整“只是暫時的”,並認為若地緣政治或市場風險進一步升級,金價在上行情景下“有望衝擊4700美元”。
瑞銀指出,“價格動能減弱導致期貨未平倉量出現二次下滑”,但基本面需求依然穩健。該行引用了世界黃金協會第三季度《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指出央行與個人投資者的買盤均呈現“非常強勁且持續加速”的趨勢。
截至目前,央行全年購金量達 634噸,雖低於去年同期,但瑞銀預計本季度將加速,全年有望達到 900–950噸。ETF已實現 222噸 的淨流入,金條與金幣需求連續第四個季度超過 300噸;而黃金首飾需求也“不如預期那樣疲弱”。
“我們傾向在回調中買入黃金,”瑞銀分析師強調,並指出投資者整體對黃金的配置比例仍偏低,建議投資組合中配置中等單位數(mid-single digit)的黃金比例。
瑞銀財富管理策略師薩加爾·坎德爾瓦爾(Sagar Khandelwal)此前也表示,實際利率走低、美元走弱、美國債務攀升與全球地緣動盪,將推動金價在2026年第一季度觸及4700美元,且金礦股漲幅可能更大。
他警告稱,隨著美聯儲在通脹仍偏高的情況下啟動降息週期,美國實際利率“可能深度轉負”。“這將削弱美元吸引力,促使投資資金進一步流入黃金。”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黃金ETF在9月錄得170億美元的淨流入,是歷史上最強勁的季度表現之一,過去三個月總流入達260億美元。
瑞銀認為黃金投資需求未來仍會進一步增強。“結合央行持續的高位買盤,我們預計全球黃金需求今年將達到約 4850噸,為2011年以來最高水準。”如果私人投資者像央行一樣,將部分美債配置轉向黃金,金價可能進一步突破。
“在經濟、地緣和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我們預計黃金將持續獲配,推動價格向我們4700美元的上行情景靠近。”坎德爾瓦爾表示。
他補充稱,投資者也可考慮增持部分優質金礦股,其未來半年現金流增速可能快於金價本身。
美市尾盤,現貨黃金走弱,跌至 4077.31美元/盎司,日內下跌 0.02%。